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申论热点 - 正文

2016国考时政:国家能源局 新建住宅全部须建电动车充电设施

来源:2exam.com 2015-10-7 20:58:01

 


近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接受采访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研究通过《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即将发布实施。郑栅洁表示,《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原则上新建住宅配建的停车位百分之百要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目标

2020年满足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加快发展。郑栅洁介绍,截至去年底,我国建成充换电站780座,交直流充电桩3.1万个,但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认识不统一、政策配套不完善、协调推进难度大、标准规范不健全等问题。

郑栅洁说,《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原则上新建住宅配建的停车位百分之百要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公共停车场配建的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的比例不能低于10%。2000辆电动车必须配建一座公共的充电站,鼓励建设机械一体式的停车充电一体化设施。

他介绍,《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服务体系,完善相关的标准规范,建设充电智能服务的平台,做好配套电网的接入服务,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创新商业合作的模式。此外,在强化支撑保障方面,《指导意见》要求简化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审批程序,完善财政价格政策,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加大用地支持和协调力度。

>>重点

电动汽车充电标准尽快实现全国统一

“就像原来手机充电设施一样,也都是五花八门的,大家有一堆充电器、一堆电池,现在逐步走向完善,走向统一,走向标准。”郑栅洁说。

在充电基础设施标准方面,郑栅洁介绍,将有四项工作推进:一是尽快完成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等关键国家标准的修订稿发布,这几个标准近日已通过国标委组织的审查;二是新版国标发布以后,要对存量的充电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尽快实现充电标准全国统一;三是制定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标准;四是计量、计费、结算等运营服务管理规范。

在标准制定完善后的执行问题上,他介绍,一是近期要成立国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集中社会资源和力量,配合政府严格产品准入管理;二是依托联盟构建充电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整合不同企业和城市充电服务平台信息资源;三是标准执行和互联互通情况未来要进一步跟国家财政支持政策对接,确保标准执行和互联互通取得实效。

他还介绍:“像特斯拉这样的车企采取自己标准的问题,我们的意见是很明确的,在中国必须遵照中国的标准来建设充电的设施。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特斯拉公司现在积极参与我们新版国标的制定工作,将根据新版国标对它们的车型进行改造和调整,相信这个问题很快会得到解决。”

>>部署

需着力解决盈利模式资金保障等问题

郑栅洁说,《指导意见》还重点对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进行部署:

一是建立盈利模式,吸引社会投资。一方面准备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研究制定财政奖励办法。另一方面是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完善电价政策,允许合理收费,鼓励众筹等创新的商业模式来开展增值服务。

二是在建立资金保障体系方面,国家安排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设立专项基金,发行企业债。探索利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和保险品种,推广股权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等质押融资方式,推动设立融资担保基金。

三是在解除制约建设瓶

颈方面,通过简化规划建设审批手续,优先安排土地供应,加强配套电网接入服务等措施,为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同时,通过制定全国统一的充电设施建设管理示范文本,发挥房地产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指导监督作用,解决充电设施进小区难的问题。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